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11月30日,外国语学院党委前往宝鸡市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青铜器博物馆和张载祠进行实践教育活动。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赵志厚、党委副书记刘建波、行政副院长杨颖、师生党员代表、RED记忆讲解队成员和2024年下半年发展对象等4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
11月30日上午,师生代表和学校部分民主党派成员代表共同参加了西北大学和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举行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挂牌仪式。仪式上,我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董国强、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负责人共同为“西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揭牌。接着,RED记忆讲解队副队长毕浩瑜同学作为学生代表进行发言,袁西玲老师以“宝鸡与工合”为题,从工合运动简介、工合城:宝鸡、宝鸡与世界以及工合文化遗产四个方面进行了生动的微宣讲。随后,老师和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该遗址是通过对历史遗迹进行保护利用,重点打造的宝鸡工业遗址博物馆群。遗址以铭记光荣历史,传承优秀文化,展示宝鸡工业发展的光辉历程为宗旨。现存抗战时期修建的窑洞车间、福新申新大楼、乐农别墅及解放初期修建的薄壳车间。这些建筑大部分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抗战工业遗址,在海内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下午,师生一行先来到宝鸡青铜器博物馆进行参观。宝鸡,作为青铜器之乡,云集了大量的青铜国宝,是我们叩问历史、凝聚共识的力量来源。自汉代以来,宝鸡青铜器不断出土,其数量之巨、精品之多、铭刻内容之重要,居全国之首,同时也向世人演绎出了青铜时代的鼎盛繁荣。博物馆共分为四个展厅:青铜器之乡、宅兹中国、周礼之邦和秦肇之路,这些青铜器不仅是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物证,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本次实践教育的最后一站是位于宝鸡市眉县横渠镇的张载祠,这里是我国北宋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关学领袖、“北宋五子”之一张载的讲学之地。师生们通过对张载的生平事迹、思想文化、关学文化传承和张氏家风家训四个展厅的参观和学习,领悟了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深刻内涵,进一步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