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1日下午,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了两场讲座,主题分别为《英国的非洲研究、发展研究和国际教育》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交流与互鉴的愿景》。本次活动由外国语学院和国际合作部联合主办。讲座由外国语学院李思远博士主持,吸引了学校众多师生参与。李思远博士对外籍教授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方向与学术成就。
首场讲座由英国爱丁堡大学比较与国际教育学讲座教授肯尼斯·金(Kenneth King)主讲。金教授首先对比了中英两国对区域研究开始重视的时间点,他指出,英国的区域研究与其殖民史紧密相连,而中国的区域研究则伴随着AI的日益强大与“走出去”战略的发展。接下来,金教授从“走出去”与软实力、孔子学院及鲁班工坊在非洲的发展和国际教育与比较教育的发展等几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非洲研究、发展研究与国际教育在英国与中国的发展。他提到,孔子学院与鲁班工坊的建立为全世界想要学习中文与职业技术的人提供了机会与可能,也为中国提供了向世界展示其“软实力”的舞台。同时,金教授还讲述了自己在埃塞俄比亚的英语教学经历与自己的非洲研究经历并展示了相关照片,鼓励同学们利用自己的优势技能,将翻译与区域研究结合起来,为区域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最后,他还展示了自2005年以来出版的有关非洲研究与区域研究的相关书籍与杂志,为老师和同学们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在讲座过程中,金教授也提出了相应问题,如:为什么各国逐渐开始开展与重视对非洲和西亚的研究?为什么西北大学在20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开始了中东研究?他鼓励同学们多思考与探究,得出自己关于问题的答案。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积极与教授互动,提出了关于非洲研究和区域研究的相关问题,教授也给予详细解答。
最后,香港大学过伟瑜教授对讲座进行了总结。她提到,同学们应该尽可多地涉猎不同领域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个人经验,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同时还应该与身边同学化竞争为合作,找到学习新的动力与出发点。


第二场讲座由香港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UNESCO比较教育讲座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前所长马克·贝磊(Mark Bray)教授主讲,聚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全球教育发展的使命、挑战与行动。
Bray教授首先介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创立背景及其教育领域的核心职能。作为联合国下属的专门机构,UNESCO致力于通过教育、科学和文化促进全球和平与合作。结合个人经历,Bray教授回顾了他自1980年代起在多个国家参与和地区参与UNESCO事务的经历。他强调,UNESCO的工作始终围绕“全球愿景”展开,推动各国教育体系的发展与改革。讲座重点围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千年发展目标(MDGs)和全民教育(EFA)目标展开详细阐述。Bray教授详细解读了SDG4(优质教育)的具体内容,并追溯了其与EFA、MDGs的历史关联。
Bray教授还分析了教育领域在SDGs推进中的进展与挑战:新冠疫情导致许多国家学习损失严重;入学率方面虽增长但实际学习成效不足;尽管初等教育覆盖率显著提升,但教育质量、资源分配不均等。UNESCO推出绿色教育、数字转型、扶持第一代学习者、鼓励青年参与政策制定等新举措,通过跨区域合作与政策建议,帮助成员国应对这些挑战。在讨论UNESCO面临的挑战时,Bray教授提到语言多样性、资金短缺、与其他国际组织(如UNICEF、世界银行)的职能重叠等问题。他还指出,核心预算的有限性迫使UNESCO需依赖补充资金,而平衡教育、科学、文化三大领域的优先级亦是长期课题。最后,Bray教授做讲座总结,指出UNESCO在当今复杂的世界中应对各种挑战,在数十年间不断发展。


本次讲座为同学与老师提供了深入了解非洲研究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机会,也为跨学科融合与区域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考。

文:屈昕彤,孙静
图:屈原骏